溪降新手必學 – 溪降固定點介紹

溪降是下溯為主的運動、除了有大量的垂降之外,依據溪谷地形特性,也會有跳潭、滑瀑…等內容。所以選擇與建置適當的固定點(Anchor;亦有人稱 支點),對於溪降的永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議題。

常應用於溪降的固定點可分為兩大類型,第一種為自然固定點(Natural Anchors),主要為樹、岩石與地形..等。第二類型則為人工固定點(Artificial Anchors ),例如:耳片、岩釘與岩楔..等。建置溪谷中的固定點時,若有樹或岩石建置自然固定點,則以自然固定點為優先考量。若沒有自然固定點可選、無法回收繩索、割繩風險或其它安全考量時,則以建置人工固定點為考量。

本文為基礎的固定點知識介紹,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模式。

除網路閱讀外請務必上實務操作課程,切勿自行揣摩練習發生事故。

自然固定點

自然固定點架設

台灣溪谷的自然固定點主要是以樹為主,除了觀察判斷樹是否能架設外,同時建議使用主繩與O環(O-Ring)作為架設的主要器材。主繩有繩皮與繩蕊兩大構造,垂降時的重量主要由繩蕊負荷,而繩皮則保護繩蕊受避免外力磨損或紫外線破壞,O環的部分則建議使用的316不鏽鋼材質且為主。

利用樹架設自然固定點時,若是單一主幹的樹,可使用主繩以『繞二拉一』的方式架設,如此可以有效地將固定點維持在一定的區域。若架設的樹正好有分支時,則將主繩繞一圈同時打上雙漁人結做連結成為繩圈後,即成為可運用於垂降固定點。

 

人工固定點

垂降站若無法使用自然固定點,則考量使用人工固定點,使用316不鏽鋼材質的螺栓(bolt)、耳片(hanger)、梅隆鎖(Maillon Rapide)與O環(O-Ring) 以拉脹式(Expansion Wedge Bolt)建置人工固定點。

 

人工固定點在設置時,應依據垂降高度、垂降角度與繩索架需求設來考量,是否要設置手繩(Handlining)固定點,垂降站需要是單點固定點或雙點固定點。但在開始鑽孔前,必須先用岩鎚敲擊預定鑽孔的區域周遭,確認岩面完整與穩固。鑽孔的深度也必須深過螺栓(Bolt)的長度,這樣未來固定點若需要替換時候,只要將螺栓敲擊入孔中與在表面補上塑鋼土,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螺栓外露造成安全疑慮。

注意事項

  1. 設置固定點時,除了考量到永續使用問題之外,同時也要注意豐水期與枯水期的水位差異。當然也必須要避開主要的水道,設置在非主要水道區域。
  2. 無論是自然固定點或是人工固定點,建議在設置時候最下面的繩索架設區域都以O環為主,如此在進行救援或繩索操作時候,相對上比較不容易卡死。
  3. 台灣四面臨海,目前東部開發不少的溪降路線是緊鄰海岸線,因此需要無論是使用自然固定點或是人造固定點,都需要注意腐蝕效應與材質的適用性,例如:電位差腐蝕(Galvanic Corrosion)與應力腐蝕 (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;SCC ),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UIAA的固定點安全規範台灣戶外攀岩協會相關文獻。

溪降訓練資訊

參考文獻

  1. The Bolting Bible: The Hole-y Guide to Climbing & Highline Bolts
  2. Manuel Costa, Canyoning Guide Manual, 2020.
  3. Grant Prattley & Daniel Clearwater,Canyoning Technical Manual,2018.

  4. David S. Black,Canyoneering,FalconGuides, 2013

  5. Michael Denissot & ICOpro CEO, Assistant Instructor Manual V2 2015 Enghilsh Version, ICOpro.

  6. https://www.theuiaa.org/documents/safety/2020_UIAAclimbinganchorsupdate_ENG_Chinese.pdf
  7. https://www.tocc-climbing.org/post/金屬設備的鏽蝕現象
  8. https://www.anticorr.org.tw/JCCE/paper/V06/060107.pdf
  9.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Anchor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